本系之教育目標為培育「積極創新之戲劇藝術創作相關專業人才」及「務實致用之劇場技術執行相關專業人才」,並針對此教育目標訂定「戲劇表演、編劇與導演的創作能力」、「劇場設計與技術執行能力」、「戲劇展演策劃執行與跨域應用整合能力」三大核心能力,及「專業態度」、「創新思維」、「團隊合作」、「終身學習」、「人文美學」、「國際觀點」六大人文素養的要求,期望藉此培育戲劇藝術及劇場藝術各部門所需之優秀專業工作者。
戲劇表演創作能力: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訓練學生肢體的延展性、可塑性、控制性,並以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方法為基礎,鍛練學生創造角色、詮釋角色、形塑角色的聲音及身體的表現力,使其具備寫實表演、舞臺劇表演等戲劇表演相關能力。
戲劇編導創作能力:以編劇、導演的理論為輔,編劇、導演的實務操作為主,培養學生編寫劇本、執導舞台劇之相關能力。
能力指標:
(1)具有人文與美學基本素養,並能妥善應用。
(2)具有戲劇藝術理論知識,並能妥善應用。
(3)具備閱讀劇本及條理分析、比較、彙整之技能。
(4)能夠構想及編寫劇本之技能。
(5)能夠詮釋劇本,並運用演員、劇場技術等元素將其以舞台形象呈現之導演技能。
(6)能夠認知戲劇表演元素,進行角色詮釋、塑造人物形象之表演技能。
(7)戲劇藝術作品之反思與批判知能。
(8)了解掌握戲劇藝術之創新趨勢。
劇場藝術設計能力:培養學生以劇本為基底,進行舞台、燈光、音效、服裝、化妝等項目工作之設計能力。
劇場技術執行能力:在演出的製作過程中,訓練學生舞台佈景、燈光、音效、角色整體造型之設計能力。同時,培養學生製作舞台佈景、道具、服裝、彩妝及架設、運用燈光、音響等設備之相關能力。
能力指標:
(1)具有劇場美學風格認知素養,並能妥善運用。
(2)了解劇場設計各項元素,並能妥善運用。
(3)具有劇場技術之製作技能。
(4)能在展演中執行劇場實務工作之技能。
(5)具備整合戲劇/劇場藝術、多媒體素材、科技新知,進行跨界創作之表現技能。
(6)了解掌握劇場技術之創新趨勢。
演出製作行政能力:培養學生撰寫演出企劃書及處理製作演出所需之相關行政事務的各項能力。
戲劇跨領域應用能力:培養學生具備規劃與執行戲劇藝術於教學場域、社區及相關文化創意產業的能力。
能力指標:
(1)具備電腦文書處理之基本技能。
(2)具備展演活動企劃與執行之技能。
(3)具有展演活動預算編製之技能。
(4)具備展演經營管理及溝通協調之技能。
(5)能認知戲劇得應用於教學、潛能開發、心理治療、人力培訓、社會關懷等其他領域,並願意學習執行之技能。
1.專業態度:培養學生具備在職場中應有的專業倫理態度及職業道德。
2.創新思維:培養學生具備創意、創新等思維能力;
3.團隊合作:培養學生人際互動與溝通協調能力。
4.終身學習:培養學生具備自主學習的精神,在多元管道及方式中,獲得或更新、提升知識、技能與態度,最終而能全人發展、促進自我實現。
5.人文美學:培養學生具備人文關懷、文化觀及美學觀的人文涵養。
6.國際觀點:培養學生學習外語能力及觀賞國外戲劇作品的興趣,以利拓展學生視野、建立國際觀點。
本系發展,強調「專業性、原創性、團隊精神、內涵與表現兼具、理論與實務並重」五大特色,期望賦予學生理性與感性並具,藝術與科學兼學的全人學習。
本系發展強調技職體系所主張的「為職場培育人才」、「以職場工作為核心」的教育目標,加強「實作演練」、「業界實習」及「就業接軌」,以期培育符合產業需求的基層與中階戲劇藝術/劇場藝術專業人才。故以「戲劇藝術創作」與「劇場藝術設計」為兩大主軸學習方向,將創作、設計基礎概念及製作、執行實務操作與藝術人文涵養、就業發展方向融合,學習戲劇專業基礎認知與技術能力,加強劇場實作技能與人文美學思維的專業創作進階技藝,同時修習科技媒體應用能力與跨藝術領域的多元整合能力,再加強就業發展所需之企畫與執行應用能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掌握自我創作、展現設計理念,並在劇場實境中具體呈現自己的原創意象的專業技能,使之具備與業界接軌的就業能力。本系之重點規劃如下: